曹溪寺.JOGYESA TEMPLE.조계사

找不到糖餅,失望之餘也覺得是有點白行一趙(畢竟從清溪川走到仁寺洞,也花上10-15分鐘的時間,還得過幾條大馬路)。在走回頭路之時,卻瞄到一個寫著”往曹溪寺”的小路牌。筆者之前是沒有聽說過這座佛寺,只是一直都對韓式古建築物和寺廟感興趣,於是便毫不猶豫跟著路牌鑽進小巷裏。

從小巷子鑽出來,出口是一條名為Ujeongguk-ro(郵政局路)的大馬路,而馬路對面就是曹溪寺了。

曹溪寺的入口,是氣派十足。入口寬闊,牌匾上寫的是大大的漢字而且還保持得金碧輝煌,從大路走進去參拜的人源源不絕,更重要的是,這座寺廟佔地極廣,而四周都被鍾路區的高樓包圍,就看得出這所曹溪寺是相當的有歷史和地位,說不定還見證了首爾百多年甚至是幾百年來的變遷呢(純粹瞎猜)!

曹溪寺原建於1395年(也就是高麗末期的時候),原名為覺皇寺(Gakhwangsa Temple),在1910年因為一次火災而重建,原址據說是在現址附近的壽松公園處。1910至1945年的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對韓國人除了進行經濟掠奪,也強制實行同化政策,大力打擊朝鮮人的政治權利和自由,連宗教信仰也遭受到鎮壓。而在這樣的背景下,曹溪寺成為了保護韓國佛教的總部,並在1936年開始擔當起韓國佛教最高機關的角色。1937-38年,寺廟重建,才搬遷到今天「曹溪寺」的所在地,1938年改名為太閣寺(Taegosa Temple),於1954年(解放後)發起驅逐日帝殘黨的佛教淨化運動後,才更名為現在的曹溪寺。

曹溪宗,全名為大韓佛教曹溪宗  (Jogye Order of Korean Buddhism),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,是韓國最大的佛敎宗派。把寺廟取名為曹溪寺,相信是指明曹溪宗當以曹溪寺為總本山的意思,也彰顯了曹溪寺在韓國佛教的領導地位。

佛堂前方有著1930年代建造的7層石塔。石塔內部供奉著佛祖舍利,此舍利是由斯里蘭卡的達摩波羅於1914年迎來韓國。

屹立於大雄殿右旁的,是一棵樹齡五百年以上﹑高12m、樹幹周長1.67m的老白松(White Pine Tree),已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9號,是朝鮮時代時中國僧侶傅教時帶來的。 

seoul_jogyesa_03.jpg而屹立在法堂正前方,是一棵樹齡四百五十年以上﹑高24m、樹幹周長4m的槐樹(Chinese Scholar Tree)。因為樹上掛著彩紙,而體積相當大,形態亦相當優美,的確是比老白松更突出更易認。聽說很多首爾人考大學的時候,都會來參拜的。槐樹亦有吉祥的象徵意義,在佛寺和皇宮的建築裏很常見。

這麼有味道的一個地方,拍照是拍不到的,還是建議大家親身進去感受一下吧!離開「曹溪寺」的時候,就一直在想,自己能夠在如此無花插柳的情況下發掘了這個地方,實在太幸運了,為旅程第一天便找到驚喜而感到滿心歡喜。


曹溪寺 | Jogyesa Temple | 조계사 :
>  前往方法: “安國 | Anguk | 안국”地鐵站 ⇒ Exit 6
>  特別節日:佛誕日, 燃燈節 , 曹溪寺寺院體驗文化日(每月最後一週週三)
>  資料參考:韓國觀光公社(曹溪寺)  |  The Seoul Guide (Jogyesa)


 

Leave a comment